首页
>新闻资讯>综合报道
电力丝路辉映天山南北

  巍巍天山,见证沧桑巨变;七秩征程,铸就辉煌篇章。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我们回溯这片热土上的光明征程——乌鲁木齐的万家灯火与达坂城的风机矩阵遥相辉映,塔克拉玛干的光伏之海与天山脚下的电网脉络紧密相连……一幅幅波澜壮阔的能源画卷正徐徐展开。


阿勒泰储能项目布尔津区域300兆瓦风电EPC工程总承包项目


  作为新疆能源电力事业的重要建设力量,中国1xbet江苏电建一公司及所属新疆电力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疆电建”)始终与自治区发展同频共振,一路同行。从煤油灯影到特高压银线,从戈壁风场到沙漠光海,几代建设者薪火相传,用汗水与智慧铺就了一条从“用上电”到“用好电”再到“绿电外送”的跨越之路。


  火电基石:从一灯如豆到星火燎原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疆仅有7座小型电厂,年发电量97万千瓦时,尚不及如今一日之需。广大城乡入夜即暗,唯赖星月之光。

  1955年自治区成立,掀开了天山南北电力建设的序幕。新疆电建的前身——电力工业部西安基本建设局第36工程处,正是这支建设大军中的先锋力量。


苇湖梁电厂汽机房


  创业维艰,初心如磐。面对极其简陋的施工条件,新疆电建的第一代建设者们依靠扒杆、卷扬机、绞磨等简易机械,在全疆各地建起一座座火电厂。它们如璀璨的明珠星罗棋布,照亮了新疆工业化的黎明。

  苇湖梁电厂工程堪称新疆电建事业的奠基之作。作为国家“一五”计划重点工程,它是新疆首座现代化中型火电厂,建设过程充满艰辛。由于当时兰新铁路仅通车至甘肃玉门,重达2100吨的电站设备运输成为首要挑战。工程处派出12名职工设立玉门转运站,他们在严寒风沙中驻守一年多,住帐篷、吃干馍,甚至依靠人拉肩扛,将一批批关键设备卸车再装车,最终安全运抵乌鲁木齐的施工现场。


苇湖梁电厂外景


  随后,在苇湖梁这片芦苇丛生的盐碱地上,建设者们秉持“让人民群众有电用”的朴素信念,迎战极度干旱、夏热冬寒的严酷环境,风餐露宿,挥锹舞镐,硬是凭着一股韧劲完成了建厂任务。随着3、4、5号机组于1957年12月、1958年4月和1958年10月相继投产发电,电厂全面竣工,彻底结束了乌鲁木齐孤立供电的历史,为新疆电力联网发展奏响了雄壮的序曲。

  上世纪70年代,新疆电建继续担当自治区电力建设的主力军,承建红雁池电厂。8台机组于1970至1985年间陆续建成投产,该厂总容量达30万千瓦,曾一度成为全疆最大的火电厂,为新疆首府及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八五”期间,新疆电建顺利建成国家重点工程——玛纳斯电厂,标志着新疆电网实现了从孤网运行到区域联网的历史性转变。该电厂配套的集中供热系统,更使玛纳斯县成为全疆首个实现集中供暖的县市,在提供电力的同时,显著提升了当地的民生福祉。


玛纳斯电厂



  新疆电建人的足迹遍布天山南北,除了这些标志性的大型电厂,还承担了自治区电力局直属电厂的机组安装,同时完成了伊犁电厂、哈密一、二电厂、喀什火电厂等遍布全疆各地州的数十个中小型发电机组建设。

  据统计,从1959年至1990年的三十余年间,新疆电建共安装发电机组36台,总容量14.195万千瓦;安装锅炉38台,总蒸发量1064吨/时。这组数字不仅见证了自治区电力工业从无到有、由弱渐强的创业征程,也铭刻下新疆电建为构建覆盖全疆的初级电力网络所立下的不朽功勋。

  2011年,新疆电建与江苏电建一公司完成重组,成为江苏电建一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电建一公司进一步服务新疆、扎根新疆,积极践行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聚焦传统火电主业,承建了国家电投五彩湾北二电厂(2*660兆瓦)、轮台热电联产项目(2*350兆瓦)、新疆嘉润工程(2*350兆瓦)机组、新疆五五工业园区(2*350兆瓦)热电联产项目等一系列在疆重点电源项目。通过打造高效清洁机组,为新疆能源结构优化和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提供了坚实支撑,持续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国家电投五彩湾北二电厂



  电网飞虹:从孤网运行到全国联网

  新疆电网的发展史,是一部从孤立运行走向全国联网、从薄弱分散迈向坚强智能的奋斗史诗。新疆电建作为这一历程的重要参与者,自上世纪90年代起便深度投身于全疆电网建设。


国道218那拉提至巴仑台公路外部供电工程



  1994年,新疆电建参与建设乌鲁木齐石化35千伏变电站,逐步积累电网工程经验。1998年,新疆启动农网改造工程,输电铁塔如银龙横跨天山,至2010年,新疆电建共完成35千伏变电站6座、110千伏变电站15座、220千伏变电站21座、500千伏变电站1座,有力彰显了在变电站建设领域的系统性经验与实力。

  在输电线路方面,新疆电建自2000年6月承建拜城—库车110千伏输电线路起,全面拉开南北疆电网建设序幕。1991年至2010年间,先后完成110千伏线路6条共367千米,220千伏线路16条共360.8千米,750千伏线路2条共93千米。2007年,参与完成全疆220千伏电网联网工程,实现天山南北电网互联,显著提升民生福祉,推动乡村振兴与产业升级。

  关键跨越出现在2009年。国家电网启动首条750千伏乌鲁木齐—吐鲁番—哈密输电线路建设,新疆电建承接其中81千米建设任务。2010年1月工程竣工,标志着新疆电网成功接入西北电网,彻底结束孤网运行历史。


750千伏乌鲁木齐—吐鲁番—哈密输电线路



  2013年,江苏电建一公司重组新疆电建后,承建新疆鄯善220千伏升压站工程并优质投产,成为发挥抱团优势、巩固新疆电网建设能力的又一重要例证。这些里程碑项目的建成,为新疆构建“内供五环网、外送四通道”的主网架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电网飞虹,不仅跨越南疆北疆,还在空中不断延伸。2005年至2007年,新疆电建先后完成苏丹500千伏输电线路365千米、塔吉克斯坦500千伏线路74千米,实现从疆内建设到海外拓展的重要突破。


塔吉克斯坦胡占德500千伏变电站



  如今,遍布天山南北的阡陌银线,见证着新疆电建人攻坚克难的足迹。他们发扬铁军精神,奋战在无人区、海拔三千米的巍峨群山之巅,积极投身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一线,以实干担当为自治区成立70周年献上电建人的优异答卷。


  绿电转型:从驭风起步到国家基地

  新疆风能、太阳能资源储量均居全国第二,是国家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作为新疆新能源发展的见证者与参与者,新疆电建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便开启“追风”征程,逐步成长为推动自治区绿电转型的重要力量。

  1985年,新疆电建开始涉足风电业务,承担风力发电机塔架制作与吊装工程。至1994年,参与建设的达坂城风电二场建成,成为国内首个装机容量突破10兆瓦的风电场,也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风力发电场,标志着新疆规模化开发风能的起点。


达坂城风电项目



  1991至2010年间,新疆电建承建了疆内20余个风电工程,积累了丰富的新能源建设经验。2011年江苏电建一公司与新疆电建重组后,新能源业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江苏电建一公司相继建成五家渠2*49.5MW风电场、木垒2*50MW风电项目、北塔山风电场一、二期等一批EPC总承包工程,并在光热发电领域实现突破,承建了国家首批光热示范项目——哈密塔式50兆瓦光热发电项目。


哈密塔式50兆瓦光热发电项目



  近年来,江苏电建一公司紧扣新疆打造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的定位,全面开启“追风逐日”的新发展模式,以“信实”之笔,在新疆广袤大地上绘就绿色新卷。

  和田策勒,8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将清洁能源开发与生态治理有机结合,实现“板上发电、板下固沙”。新疆塔城,风光火储多能互补基地50万千瓦光伏项目,连片光伏矩阵如蓝色海洋铺展戈壁,构建多能协同的能源系统。在达坂城等新疆“十大风区”,风机列阵擎天而立,捕捉天山之风,化为绿色之力。北疆漫漫的荒漠、戈壁之上,哈密一通道80万千瓦风电+20万千瓦光伏多能互补项目如同绿洲绵延,它不仅是区域最大的风光火多能互补的风光同场项目,也是江苏电建一公司承建大规模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的一座里程碑。


塔城光伏项目



  在点亮新疆的同时,江苏电建一公司更用责任与担当温暖这片土地,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各族群众。

  近年来,江苏电建一公司深入贯彻“团结稳疆、文化润疆”方针,持续加强党建引领,凝聚多民族职工同心同德、共促发展。从抗震救灾到惠民工程,从技能培训到产业帮扶,新疆电建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50余项,9人荣获各级劳动模范称号。特别是通过“师徒结对”“技能比武”等载体,为少数民族员工铺就成长阶梯,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天山南北绚烂绽放,在担当电力建设主力军的同时,更成为连接苏疆两地的情感纽带。

  银线连疆域,光明映天山。如今,一度度清洁电能点亮千家万户,一条条能源动脉贯通大江南北,新疆电力实现了从“一灯如豆”到“绿电外送”的宏伟跨越。新疆不仅担当着能源转型的践行者,更成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支撑点。这条电力丝路,承载的不仅是电流,更是希望与未来。


阿勒泰储能项目布尔津区域300兆瓦风电EPC工程总承包项目



  奋进新征程,江苏电建一公司将继续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带领新疆电建持续聚焦主责主业,打造绿色核心竞争力,与各族人民心手相连,在建设美丽新疆的新征程上,续写“光明使者”的动人篇章。